|
|
香港會展中心緣何連獲大獎
|
發布日期:
2005-01-05
|
近年來,會展界的朋友都知道,香港會展中心在國際上得獎無數,例如連續9年被英國權威雜志《會議及獎勵旅游》讀者評為全球最佳會議中心;2002年獲得第九屆世界旅游大獎等等。獲獎是人們給予的榮譽,這個榮譽不是天上掉下來的,完全是經營者多年來竭盡苦心的結果,同時也與全港市民和全世界會展業界、參展企業和買家的支持密切相關,當然其中也有香港政府的一份功勞。
翻開十數年的資料,會展中心首期建成于1988年、二期工程在1997年回歸之前完成。目前擁有展廳5個,會議廳兩個,演講廳兩個,餐廳7間。從規模上看,會展中心僅屬中等,但是每年舉辦各類活動2000多次、接待國際旅客320萬人次、會議15萬多人、宴會23萬多人、商務活動約32萬人次,其他方面各種活動約110萬人次。相當于會議中心有效經營面積,每平方米每年接待約100人,這在國際上實屬罕見。
會展中心的另一個特點是舉辦活動的規格與水平相當高,僅展覽領域,全球最大的皮革展、全球排行第三的玩具展、亞洲最大的時裝展、電子展、鐘表展、禮品展、家庭用品展、眼鏡展都在此舉辦;國際電訊聯盟先后在2000年、2002年在中心舉辦規格很高的亞洲電訊展。舉辦的國際會議有,世界銀行大會、世界會計師大會、世界報業會議、太平洋經濟合作議會全體大會、東亞經濟高峰會等等都令世界矚目。全世界政經名人更是頻頻出入香港會展中心。
筆者認為會展中心“戰績”的取得有以下三點:
第一,管理私有化為成功奠定基礎。
會展中心首期工程政府用土地換展館(即政府撥出周邊土地給新世界集團,而該集團則建設若干展覽館面積給政府),二期工程完全由政府投資。會展中心的投資者雖是政府,但管理者是新世界集團,管理期20年。每年管理公司按遞增形式把營業額的百分比交付政府,之后自付盈虧。這個體制避免了政府直接管理的官僚弊病,最大限度地調動管理者的積極性。利益的推動使管理者必然充分利用會展中心。而內地展覽館,幾乎清一色由政府投資及管理,大部分年年虧損。香港會展中心的體制是可以讓內地同行借鑒的。
第二,獨家經營造就香港會展中心的成長。
非常幸運,香港會展中心16年來基本上是在獨家經營中成長(雖然九龍灣展貿中心及華潤大廈香港展覽中心也存在,但前者地理位置稍差、后者規模太小,未構成威協),這個客觀條件使香港會展中心的經營者能夠在無競爭條件下放手經營與發展。
第三,完善的管理體系與優質的服務是成功的必要條件。
如果說體制及獨家優勢是先天有利條件,那么后天的努力因素更為重要。
會展中心的管理相當完善,進到會展中心這個多層次的建筑(這是香港土地昂貴必然的)不會有迷路之失,人流控制的非常完美。2003年12月,曾在同一天內有車展、狗展、貓展、演唱會及若干不同的會議,人們各取所需,各行其路,控制得有條不紊,今年5月26日至6月4日,僅10天接待100萬人次瞻仰佛陀真身指骨舍利都沒有造成任何混亂。
管理者除制定一套受市場接受的租館程式外,在保安設備維護及進場規則等一系列問題上,都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規則。筆者從中心管理者了解到,他們每接受一項任務,其系統工程即刻啟動,各自堅守崗位、各司其職,有效而妥當地進行協調與安排。
除完善的管理體系外,服務精神不僅是表面的笑容,最重要的是可以讓每個使用者,甚至一般觀眾都感到滿意。
筆者認為中國各城市展館經營者可以借鑒香港會展中心的管理經驗,共同提高中華會展業的水平。
來源:市場報
|
|
|
|
|
免責聲明:浙江網盛生意寶股份有限公司對中國化工網上刊登的所有信息未聲明或保證其內容的正確性或可靠性;您同意將自行加以判斷并承擔所有風險,浙江網盛生意寶股份有限公司,有權但無此義務,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錯誤或疏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