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展覽經濟領跑中國市場
|
發布日期:
2005-01-19
|
影響力逐漸提升數量上日益擴張產業帶基本成型商務部今天對外發布了2001-2003年中國展覽業市場調查報告。這一報告顯示:加入WTO以后,中國展覽業正在快速提升。
為全面了解近年來中國展覽業的發展情況,商務部商業改革發展司與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聯袂經過8個月的專項調查并撰寫完成該報告。該報告顯示,中國展覽業呈現以下幾個主要特點:
一、展覽會已成為促進內外貿的重要手段與交流平臺。
據統計,從2001年以來,每年國內舉辦的經貿領域展覽會分別為2387、3075和3298個,范圍涉及國民經濟的各個行業和主要部門。而參展企業數量逐年上升:2001年達到547萬家,2002年為687.7萬家,2003年受非典影響仍達到552.4萬家。隨著展覽專業化、市場化、國際化水平的提高,國內形成了“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等一批具有國際影響的知名品牌展會。
二、展覽業快速發展呈數量擴張態勢。
據統計,截止2003年底,國內已建成展覽場館212個,分別比2001年和
2002年增長81.2%和20.5%。總建筑面積達601萬平方米,使用面積為376萬平方米,展覽面積251萬平方米,分別比2002年增長了33.5%、41.07%和39.6%。而全國各地正在建設或規劃在三年內建成展覽場館的展覽面積將超過100萬平方米,展覽場館建設總體上已出現“過熱”苗頭。
但與展覽場館面積急劇增長形成鮮明對照的是,這三年展覽場館總收入增長緩慢,2001年全國展覽場館收入為16.86億元;2002年略有上升,達到20.11億元;2003年全國展覽場館的總收入僅為20.12億元,與2002年基本持平。但展覽場館平均每平方米建筑面積的收入呈逐年下降的趨勢。2002年下降31.3%,2003年下降25.1%。
三、展覽經濟產業帶基本成型。
調查表明,中國展覽業在經濟發展較快的沿海地區得到了迅速發展。近年來,廣東、北京、上海、浙江、江蘇、福建、山東、遼寧等經濟發展較快的沿海省市展覽業發展較快,并已形成了以上海、北京、廣州三大會展城市為中心的華東、華北、華南三大展覽產業帶;東北地區和中西部地區會展業發展勢頭不減;第四個展覽產業帶正在東北地區形成。
就省份分布而言,北京是全國舉辦展覽會最多的省市。2003年北京共有392個展覽會,其次是上海,有348個展覽會;從展覽組織者收入分布看,廣東、北京、上海和浙江占據絕對份額,2003年這四個省市分別為32.4億元、18.5億元、16.2億元和11.4億元,總收入超過78.5億元,占全國展覽組織者總收入的91%。從專業展覽公司分布看,截止2003年底,廣東、上海、北京、浙江四省市專業展覽企業總數占全國的62%。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
|
|
|
|
免責聲明:浙江網盛生意寶股份有限公司對中國化工網上刊登的所有信息未聲明或保證其內容的正確性或可靠性;您同意將自行加以判斷并承擔所有風險,浙江網盛生意寶股份有限公司,有權但無此義務,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錯誤或疏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