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大藥交會“刺刀見紅”奪暴利
|
發布日期:
2005-06-07
|
進入6月份以來,應著逐漸升溫的天氣,“威聯會”、東北藥博會、沈陽藥交會,各種名頭的藥交會,將一場連著一場地在沈陽舉辦。
其實,對頻繁舉行的藥交會,沈陽人早已經看慣了。要不是“威聯會”的突然闖入,“攪亂”了沈陽醫藥交易的秩序,恐怕還沒有人追問藥交會為何這么火爆,也不會有人愿意揭出藥交會背后隱藏的利益鏈條。
這個利益鏈條是什么樣的?置身其中的廠商、代理商、會展商都在扮演著什么角色?他們的利益爭奪與分配對正處在風口浪尖上的藥價有何影響?對老百姓有何影響?
為此,記者進行了調查。
沈城上演“雙會記”
昨天下午1點半,遼寧工業展覽館。
比預定的時間早了幾個小時,由沈陽市商業局主辦的“第二屆中國東北商業地產及商鋪展示交易會”就開始匆忙撤展,他們為來參加“威聯會”的各大廠商“騰地方”。
一位來參加“威聯會”的廠商邊忙活布展邊抱怨,“非得要提前兩天,把時間弄得這么緊。”他告訴記者,在預定藥交會的展位時,威聯集團告訴他們的參展時間是6月8日,在幾天前,主辦方又緊急通知他們把時間提前到6月6日,與沈陽本地的東北藥博會同一天舉行。
時間一提前不要緊,原來做好的計劃都得重新修改,更要命的是布展時間已所剩無幾。
雖然沈陽舉辦過多屆藥交會,但像今天這樣,在遼寧工業展覽館和國際會展中心分別同時舉辦兩場藥交會的情況,沈陽還從來沒有過。
今天,同城同時上演的兩大藥交會分別是,在遼寧工業展覽館舉辦的第19屆威聯沈陽全國醫藥保健品交易會,在國際會展中心舉辦的第6屆東北藥博會。
前者由內蒙古威聯集團主辦,在全國醫藥會展界的位置緊次于由國藥集團主辦的“國藥會”,排名第二;后者由遼寧成大方圓醫藥連鎖有限公司、沈陽展覽業協會主辦,在全國醫藥會展界排名第三。
醫藥界人士都知道,“威聯會”每年春秋各在內蒙古舉行一屆,至今已有將近10年的歷史了。今天在遼寧工業展覽館舉辦的第19屆“威聯會”是其第一次進入沈陽市場。
對于選擇進入沈陽市場,威聯集團稱,東北有僅次于呼和浩特市的第二大經銷商群體,東北經銷商以履約率高而人氣看漲。沈陽是東北中心,有良好的藥交會基礎。
因此,威聯集團決定除了春秋在內蒙古舉行例會外,冬夏兩季各在沈陽舉辦一次例會。
東北藥博會作為沈陽本土的展會,雖然一直鎮守沈陽市場,但名聲早已在外,本屆藥博會已經吸引了全國500家參展企業。
對于“威聯會”進入沈陽市場,并改在同一天舉辦藥交會,東北藥博會主辦方的負責人雖然一再稱歡迎公平競爭,但在言語之間還是頗有微詞。
威聯入沈暗戰會期
事實上,兩大展會都確定在6月6日舉行的背后,還有一番復雜的較量。
知情人向記者透露,東北藥博會是沈陽市政府扶持的展會之一。根據計劃,上半年定在1月舉行,下半年定在7月1日舉行。
但今年上半年,“威聯會”決定進入沈陽市場,到遼寧省工商局注冊的辦展時間搶在東北藥博會之前的6月28日。在得知“威聯會”搶時間的情況下,東北藥博會無奈把時間更改到6月6日舉行。
隨后,“威聯會”又想把時間提前到6月1日,但由于遼寧工業展覽館在6月1日—5日都已經排滿,“威聯會”把時間定在6月8日。
沒想到,在展會臨近開幕的節骨眼上,“威聯會”壓縮了布展時間,又把展會提前了兩天。
對于一再更改、并最終確定與東北藥博會同一時間的“威聯會”,威聯集團一位負責人直言不諱,把時間提到東北藥博會之前,是不想讓東北藥博會分流客商,在時間不能提前的情況下,只能同一天舉行,共享客商。
不僅如此,“威聯會”同時還與由沈陽醫藥商業協會主辦、遼寧深港展覽服務有限公司承辦的“中國沈陽全國藥品、保健品交易會”上演了另外一場較量。
5月末,威聯集團公告各參展商,“6月1日—8日,遼寧工業展覽館及相鄰的美術館均已被威聯簽下,如有稱與威聯同期、同館辦會者,或聲稱于6月9日前在‘遼寧美術館’辦展者均為欺詐!”
該公告針對的就是“中國沈陽全國藥品、保健品交易會”(簡稱沈陽藥交會)。
“沈陽藥交會原本確定在6月8日在遼寧工業展覽館西側的美術館舉行,但由于‘威聯會’的原因,我們預訂的場館和酒店都取消了合約,只能把時間改到7月份。”遼寧深港展覽服務有限公司一位負責人對記者氣憤地說。
新藥上市捧火藥交會
威聯對沈陽市場發起的攻勢以及沈陽本土藥交會的各種反應,不禁讓人要問,藥交會爭的到底是什么?
最直接的回答是人氣。
東北藥博會組委會相關人士告訴記者,藥交會的時間很有說道兒,如果兩個展會在同一時間段先后舉辦,后舉辦的展會就沒有了人氣。特別是很多企業會在藥交會上推出新(產)品,往往在時間靠前的展會上就找到了代理商,沒有必要參加第二個展會了。
由于“威聯會”首次進入沈陽,并希望今后將冬夏的例會定在沈陽舉行,如果這一次不能成功,便會失去未來市場。同時,由于本次參加“威聯會”的藥商中,有400家是威聯集團的“捆綁”客戶,一路從內蒙古跟到沈陽來,并還想繼續參加下屆的“威聯會”,所以威聯在沈陽的多種舉動都有“舍我其誰”的味道。
可疑問隨之而來,今年1月和3月,沈陽就已經舉辦過兩屆大型藥交會了,加上6月份的三場藥交會,今年上半年,沈陽市將容納5場大型藥交會。即使這樣頻繁的場次,藥交會還是有全國各地的廠商和代理商前來捧場,今天舉辦的兩場藥交會上,兩家的參展廠家都超過了500家。頻繁舉行的藥交會哪來的這么旺的人氣?
據一位業內人士透露,由于國家一再下調藥品的價格,使得醫藥廠家不停推出新名稱、新劑量的藥型來鉆藥品定價的空子。去年,全國向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申報的各類新藥、仿制藥高達數萬種,而獲批的也有1萬種左右。
新藥上市的途徑主要就是通過藥交會尋求各地代理商,進行銷售。這也是各地藥交會一再火爆的原因。
在記者沒有表明身份的情況下,來參加東北藥博會的一位廠商明確告訴記者,自己尋求代理的藥其實跟“胃鉍治”成分差不多,主治功能也一樣。
外行難解的利益鏈條
在眾多新品上市捧火藥交會的背后,這一行業藏著一條隱蔽的利益鏈條,是外行人難以解開的。
聽說每屆“威聯會”都有“會前會”,昨天,記者提前一天來到了遼寧工業展覽館附近的一家大型酒店。在一個藥廠的展臺前,記者想要領取一份資料,但被要求留下名片,以確認是否為“業內人士”,記者無奈離開。
隨后,記者在另外一個廠商處領到一份宣傳資料,上面非常醒目地標著“30扣率”,記者試圖詢問“30扣率”是什么意思,立刻被廠家拿回了宣傳資料。
通過其他的途徑,記者得知,“扣率”是行話。按照政府部門的定價,藥品有批發價和零售價兩種。醫院售出的藥品一般在藥品零售價的基礎上再加15%。“扣率”即藥品批發價的折扣,如“30扣率”,是按某種藥品批發價的30%供貨,即俗話所說的打三折。
以一種政府定價的最高零售價為100元的藥品為例,醫藥公司按照行業慣例的批發價格為85元,“30扣率”就是25.5元,也就是代理商可以以25.5元的價格從廠家拿藥,中間的利潤高達74.5元。
“30扣率算什么?在藥交會上最普遍的是20扣率,甚至還有更低。”一位醫藥界資深人士說。
除了代理商有巨大的利潤可以賺取外,來參加藥交會的廠商也都有豐厚的利潤。
這位業內人士透露,一般情況下,10人規模的參展團至少得花費2萬多元,另外還有差旅費、通訊費、招待費、租賃費、資料費、郵寄費、樣品費以及其他一些無法預計的額外費用,總計下來恐怕不會少于5萬元。
但把這點錢和廠商的豐厚利潤相比,根本就算不了什么。那廠商靠什么賺取豐厚利潤?最直接、最簡單、最普遍的做法就是,很多醫藥廠家只是把先前的藥品規格和藥品名稱變一下,然后又以新藥的面孔上市。
這樣一來,所謂的“新藥”成本就相當低,幾乎不含研發費用,所以利潤非常高。
由于廠商、代理商、會展商等各方都有巨大利益來支撐,所以藥交會越辦越火爆。而藥交會火爆的背后,則是老百姓成為了利益分配與藥價居高不下的受害者。
來源:沈陽今報 |
|
|
|
|
免責聲明:浙江網盛生意寶股份有限公司對中國化工網上刊登的所有信息未聲明或保證其內容的正確性或可靠性;您同意將自行加以判斷并承擔所有風險,浙江網盛生意寶股份有限公司,有權但無此義務,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錯誤或疏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