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國農藥歐洲交易會被疑侵權 專利糾紛刺痛青島企業
|
發布日期:
2005-11-30
|
11月初,在蘇格蘭的格拉斯哥市舉行的2005年國際農作物科技展覽會上,包括中化在內的20家中國企業被指涉嫌專利侵權。其中,兩家中國公司當眾被要求“拆除展臺”。
一石激起千層浪。中國企業赴海外參展集體遭遇驅逐的消息引起了人們廣泛關注。業內人士擔心,一旦這次中國公司受到打擊成為先例,會給企業今后參加世界各國的展會帶來負面影響。
國內企業參加國際性展覽,更要掌握好國際市場規則。此次的專利糾紛應該給想走出國門的企業敲響警鐘,吸取一些教訓。市知識產權局專利管理處副處長孫國祥建議,企業在產品出口以前,應該做好可能遇到專利與知識產權糾紛的前期準備,避免不必要的摩擦和損失。
中國企業蒙受不白之冤
在2005年國際農作物科技展覽會上,三位代表中化(青島)實業有限公司的業務人員為了這次展會做足了各方面的準備工作。“展會已經進行了兩天,我們的收獲很大,多家國際知名企業已經向我們表露了合作意向。”前去參展的工作人員及時將展會的進展情況匯報給公司,這個好消息讓公司上下的員工們都很高興。
對于他們來說,應該算是趟“美差”。然而,原本一帆風順的展覽在第三天,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
全球最大的化學品生產商巴斯夫(BASF)與另兩家公司一起向包括中化在內的20家中國企業發出了37項禁令,因為他們認為這些中國企業在本次交易會上涉嫌專利侵權。安徽華星化工和河北威遠生化兩家企業甚至被拆除展臺,當場驅逐。剩下的包括青島兩家企業在內的18家企業被責令刪改部分涉嫌侵權的產品才獲準繼續參展。
事后,中化(青島)實業有限公司的有關負責人有些委屈,他告訴記者,作為經銷商前去參加這次展會的,所有參展的產品全都具備合法的手續,并且都在有關部門登記并注冊專利。“在展會前已經把參展的所有資料都到組委會進行了審核備案,當時組織方并沒有提出我們展示的產品涉及侵權問題。”
化工產品遭受打壓嚴重
事實上,會展中某些公司被“舉報”侵權而遭致驅逐的事件,國內外都有過先例。對此,孫國祥說:“過去在其他一些國家,我國農用化學品也曾頻頻遭受打壓和反傾銷。”
目前,類似的農用化學品遭遇侵權控訴的情形也時有發生,這恰恰是我國農用化學品問題突出的真實寫照。來自市農科院的專家告訴記者,在中國的出口產品中,化工產品是遭遇反傾銷最多的,而農用化學品的問題在其中也非常突出。據了解,農用化學品的研發周期特別漫長,一般來說一項農用化學品從投資研制到試用期結束,再到市場推廣,需要八年時間,而我國農用化學品科技投入長期不足,使得與國外公司產品差距越來越大,只能處于被動。
“目前,國內農用藥品企業普遍規模比較小,沒有足夠的實力來進行自我的研發投入,加上行業本身的無序的狀態,進入國際市場經常產生矛盾。”
另外,雖然國內企業相關產品進入歐洲市場并不多,但一些歐美企業仍然擔心我國產品進入其高端市場,或是憂慮我國企業在東南亞地區與其爭奪市場份額,因此也常常動輒以一些技術標準或法規來打壓國內農用化學品企業。
國內企業如何應對
加入WTO后,中國的產品贏得了更多走出過門的機會,同時屢屢受挫。從運用反傾銷到知識產權保護,再到技術標準和法規,國外企業打擊中國企業的手法越來越多,這無疑是對中國的一個嚴峻挑戰。
對此,孫國祥建議,對于走出國門的青島農用化學品企業而言,更要掌握好國際市場規則。“主要看自己的產品所要出口的國家是否有相關專利權、銷售管理權,以此來確保自己的產品不被狀告侵權。”
事情已經過去半個多月了,余波仍在。當事企業之一青島海利爾藥業有限公司一位姓蘇的負責人告訴記者,海利爾是中國農藥工業協會的理事單位,也是山東省農藥工業副理事長單位。對于是否會對英方進行申訴,他透露說,幾家當時參展的國內公司正在就此事召開會議,共同商討下一步將采取的措施。
而中化(青島)實業有限公司表示,此次展會是國際性質的,該公司被疑侵權的產品只是不允許在英國當地銷售,并不包括世界其他地區。而且目前該公司還沒有英國客戶,所以這對公司本身的影響并不大,也不會為此事提出上訴。實習記者劉靜本報記者宋大偉
來源:青島新聞 |
|
|
|
|
免責聲明:浙江網盛生意寶股份有限公司對中國化工網上刊登的所有信息未聲明或保證其內容的正確性或可靠性;您同意將自行加以判斷并承擔所有風險,浙江網盛生意寶股份有限公司,有權但無此義務,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錯誤或疏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