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UFI認證不是保險箱
|
發布日期:
2005-12-01
|
日前,在第72屆國際展覽聯盟大會上宣布,我國又有"中國國際鞋展·鞋機展"、"中國錦漢禮品、家居用品及裝飾品交易會"、"中國錦漢紡織服裝及面料展覽會"等3個展會獲得了國際展覽聯盟(UFI)的認證。有資料顯示,在近兩年多的時間內,中國有近20個展會通過了UFI認證。這種情況使人聯想到諸如:"建展館熱"等等,會展業中的很多"一窩蜂"現象。
曾幾何時,國際展覽聯盟以其在業內的權威性,使獲得UFI認證的展會成為高水平、高質量的代名詞。記得1 988年,國內第一個通過UFI認證的是"國際印刷機械展"。之后,經過14年,到2002年,國內舉辦的國際性展會僅有6個通過國際展覽聯盟組織認證。
獲得UFI認證展會都是連續兩年國際展商比例超過20%,展出規模超過2萬平方米。良好的聲譽,意味著展會的強大市場感召力,當然也意味著巨大的經濟收益。一時間,
成為UFI認證展會似乎成為很多組展公司的奮斗目標。它們紛紛與國際展覽聯盟建立聯系,申請成為其會員單位,一心要通過認證。似乎獲得UFI認證就進了保險箱,可以萬事大吉了。
按說,國內每年舉辦各類展會3000多個,有不足30個展會通過認證,應在情理之中。只是讓人心生疑問的是,究竟是近兩年中國會展業的水平突然快速提升,還是認證標準有所降低?進而讓人覺得,是否有一些UFI認證展會的含金量不足?也確有國內業界權威人士指出,國際展覽聯盟展會考核標準降低,難避賣UFI認證之嫌。只怕日后會出現UFI 認證展會滿天飛,可中國會展還停留在規模小、檔次低的尷尬水平。
在此,筆者不禁要提醒一句,獲得了UFI認證,有了一紙證書,不等于進了保險箱。一些展會主辦方只是一門心思通過認證,而不是全身心辦好展會,提高為參展商、觀眾全方位服務的水平,是要誤入歧途的。
來源:產經網-中國貿易報
|
|
|
|
|
免責聲明:浙江網盛生意寶股份有限公司對中國化工網上刊登的所有信息未聲明或保證其內容的正確性或可靠性;您同意將自行加以判斷并承擔所有風險,浙江網盛生意寶股份有限公司,有權但無此義務,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錯誤或疏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