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從1億到8億 澳門會展破展館缺乏之困加速前行
|
發布日期:
2006-02-07
|
澳門會展業經過了10年的發展,卻進展緩慢。目前最大最有代表性的會展活動是“澳門國際貿易投資展覽會”,但展位也只有300多個,與珠三角其他城市的大型展覽相比,差距明顯。對此,在會展行業摸爬滾打了十多年的澳門展貿協會會長林中賢不無感慨地形容:“澳門的會展業有如遠洋而來的輪船在外海擱淺,等著碼頭泊岸,然而這個碼頭還是個空中樓閣!”
不過,這一切正在改變!2005年底,兩個對澳門會展業發展極為有利的消息相繼傳來:一是10月22日,澳門最重要的展覽會“澳門國際貿易投資展覽會”(MIF)成為全球展覽業協會(UFI)認證展覽會;二是11月15日,澳門行政長官何厚鏵在2006年施政報告中明確表示,特區政府將啟動會展及獎勵旅游促進機構,積極推動會展業的發展。種種跡像表明,澳門會展業起飛在即!
在第二屆中國會展經濟國際合作論壇(CEFCO 2006)上,澳門會展界集體亮相廣州,澳門展館也成為“展中展”的最大亮點之一。在CEFCO召開前夕,本報記者專訪了澳門展貿協會會長林中賢。林表示,2004年澳門會展業的收入低于1億澳門元,但預計到2008至2010年,會展業直接收入可達8億澳門元。8倍的增長,有望使澳門成為亞太地區會展業增長最快的城市!
搭建制造業轉移的平臺
提起澳門發展會展業的優勢,林中賢列出了四大優勢。一是政策優勢,澳門回歸后社會穩定,經濟持續發展,2004年GDP增長達28%。同時澳門政府鼓勵外來投資,稅制簡單,稅率低,加上本身是旅游城市,基礎設施完善,把澳門營造成為了自由開放的經濟體系。二是地理優勢,以澳門為中心5個小時的航程內,有30億人口,而在2小時經濟圈內,可以輕松抵達國際金融中心香港和作為“世界制造工廠”的珠三角任何城市。三是國際經貿平臺優勢,葡語系國家有2.2億人口,澳門正是中國與這些葡語系國家經濟交流的最佳平臺,同時澳門還是世界華商服務平臺和粵西地區的服務平臺。現階段正致力打造成為泛珠三角服務平臺的角色。四是旅游資源優勢,最近澳門歷史城區申遺成功,吸引了世界的目光。2005年,赴澳游客已超過1800萬人次。
不過,除以上四大優勢外,林中賢最看中的還是澳門的BC優勢。澳門因BC而聞名,對會展組織者和參加者極具吸引力,利用BC業、借拉斯維加斯的經驗發展會展業,澳門可以獨辟蹊徑!林中賢經常說:“BC是中央政府送給澳門最好的彩禮!”
在以上四點優勢中,林會長還特別強調了珠三角服務平臺和旅游優勢。作為“世界制造工廠”的珠三角地區目前正面臨產業升級,而舊有的生產線目前正在尋找產業轉移的地點。林中賢認為,這種產業轉移不僅僅是賣設備和產品,而是出售整個產業鏈的概念。而目前葡語系國家中經濟發展相對落后的國家對承接這種轉移相當感興趣,作為中葡國際經貿平臺的澳門在促成產業轉移方面有著天然的優勢,而這些服務性的展覽會有可能成為今后澳門會展業發展的重點。
在旅游服務上,雖然2005年澳門入境游客由回歸前的不足900萬,增加到1800萬人次,但在游客人均消費上,澳門只有1633澳門元,而同為旅游目的地城市的香港,游客數2180萬人,但人均消費卻達4211港元,是澳門的2.5倍。澳門入境游客數量的顯著增長,并沒有為澳門經濟帶來更大的貢獻。而過多涌入的游客,又給澳門的生態環境造成了較大的壓力。林中賢認為,澳門希望提高來澳游客的質量,增加對全澳的經濟貢獻率,而不止是游客數量的機械增長。正是基于這兩點原因,會展業發展帶來的客源,都是消費能力很高的商務客源,使得發展會展業進入澳門特區政府的視野。
破解展館缺乏的困局
與會展發達城市相比,澳門會展業還很稚弱。不過,隨著澳門作為中葡國際經貿平臺作用的日益凸現,澳門會展業目前已經取得了一定成果。以2004年為例,全年共舉辦278項會展活動,其中包括50項國際性活動,還出現了MIF這樣獲得UFI認證的展覽會。但澳門會展業要繼續發展,展館的缺乏,尤其是大型展館的缺乏,成為最大的障礙。在會展產業鏈條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展館上的“硬傷”,也是造成近些年澳門會展業發展緩慢的原因之一。
不過到2007年,澳門會展人的這一尷尬將徹底成為歷史。由美國拉斯維加斯金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投資18億美元興建的金光大道“威尼斯人酒店”工程,將于2007底完工,包括7家酒店度假村、10000間酒店套房和10萬平方米的會議展覽場地,以及“亞洲最現代化、最令人興奮的娛樂場”。屆時,該會展中心的展覽面積將達8萬平方米,使澳門徹底擺脫展館缺乏帶來的煩惱。而金沙集團帶給澳門的另一份大禮是,在酒店落成后的第一年度,與十數家中外商貿展覽組織者合作,在其會展設施內舉辦超過20個會議展覽活動,預計每個展覽將吸引5000至20000人次入場,將給澳門會展業發展帶來實質性的推動。2005年底,該集團還與珠海合作,在橫琴島興建更大型的會展中心,以吸引世界各國的客商前來辦展參展。
推動澳門會展從人才開始
從2002年開始,澳門展貿協會就開始有步驟地展開遠交近融的聯絡工作,逐步打開與外部的聯系,尤其是與內地會展業界的聯絡,并從2004年開始與高等院校合作開展會展培訓工作。不過,在所有的問題中,最令林中賢擔心的就是澳門會展人才的匱乏。“會展是個系統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人才。2007年金光大道的會展中心開幕后,過千會展從業人員從何而來?外來辦展者可以帶來場館投資及品牌展會,但人才必須自己解決!”說這話時,林中賢顯得很激動。
據記者了解,此前在林中賢的努力下,已經有53名會展大使已于去年畢業,第二期培訓已經啟動;林領導的協會在澳門科技大學國際旅游管理系設立了會展優秀學員獎勵基金,鼓勵大學生投身會展事業;積極與內地相關機構聯絡,并組織業界參與CEM注冊會展經理的培訓和認證;與澳門理工學院合作,進行會展設計人才的培養等等。林中賢表示相信人才問題解決了,澳門展貿平臺的發展就有了根本的基礎。
來源:中國經營報
|
|
|
|
|
免責聲明:浙江網盛生意寶股份有限公司對中國化工網上刊登的所有信息未聲明或保證其內容的正確性或可靠性;您同意將自行加以判斷并承擔所有風險,浙江網盛生意寶股份有限公司,有權但無此義務,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錯誤或疏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