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證券近日發布化工&新材料|2025年度策略報告:行業持續改善,繼續看好“泛科技”新材料。
以下為研究報告摘要:
2024年行業回顧:化工行業表現整體偏弱,明顯落后于市場
截至2024年12月8日,上證指數年內漲幅+14.43%,滬深300指數漲幅+15.80%,深證成指漲幅+13.3%;中信基礎化工指數漲幅為+3.38%,顯著弱于市場;中信石油石化指數漲幅+10.24%,表現相對較好,但均跑輸市場主要指數。整體而言,化工行業的表現明顯滯后于市場,特別是9月底以來漲幅顯著低于其他行業。
截至2024年12月8日,中信一級行業26個上漲,僅4個下跌。石油石化年初至今漲幅+10.24%,基礎化工+3.38%。化工行業39個中信三級子行業中,26個上漲,13個下跌(去年同期9個上漲,30個下跌)。其中漲幅居前的為磷肥及磷化工(+48.31%)、粘膠(+42.63%)、民爆用品(+29.25%),跌幅居前的為碳纖維(-38.71%)、膜材料(-20.39%)、涂料油墨顏料(-13.22%)。
2024年,資源品受到廣泛關注,磷礦石價格維持較好景氣度;國內積極財政政策刺激,疊加行業整合預期,民爆行業走強,這與我們的觀點一致,展望2025年,我們繼續看好這兩個細分方向;受海外半導體政策影響,疊加國產替代需求,電子化學品板塊表現活躍。
2023年以來,國內風電需求偏弱,碳纖維行業累庫,產品價格大幅下滑;新能源及消費電子板塊需求下滑,疊加過去幾年膜材料行業產能擴張,導致供需格局較差;新能源車行業走弱,鋰電化學品承壓;相應細分方向依然處于磨底階段。
截至2024年12月8日,WTI、布倫特原油期貨年內均價分別為76.10、80.11美元/桶,較2023年同期的78.05、82.42美元/桶小幅下滑,符合我們的預期。天然氣價格年初大幅波動后已經開始企穩,煤炭價格也在震蕩回歸。中國化工產品價格指數年初觸底反彈,但下半年再次震蕩回落,需求依然偏弱,目前CCPI指數已低于過去12年均值。
展望2025年,國際能源署(IEA)預估全球石油市場2025年將面臨百萬桶/日的供應過剩。我們認為OPEC+的減產框架大概率逐步退出,供給側將迎來增量,地緣影響的邊際效應可能逐漸鈍化,預計油價或維持震蕩,價格中樞較2024年繼續小幅回落并開始企穩。
風險提示:一、產品價格大幅下跌的風險;二、新增產能投放進度超預期的風險;三、原材料市場波動劇烈的風險;四、下游需求不及預期的風險。
(來源:太平洋王亮,王海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