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詢問題我要詳細了解該課題
-
乙二醇合成
沈老師您好!
向您咨詢乙二醇的市場前景和生產工藝。
敬候佳音!
謝謝!咨詢者:吳總 咨詢時間:2006-09-07 狀態:已回復
專家 沈天水 解答表達感謝 繼續咨詢該問題 參與討論
-
吳總 您好!
乙二醇情況介紹于下;
乙二醇國內消費現狀與市場分析 前言乙二醇(Ethylene Glycol,簡稱EG)又名甘醇、乙撐二醇,外觀為無色澄清粘稠液體,分子式為C2H6O2,分子量為62.07,凝固點-11.5℃,沸點197.6℃,相對密度1.1135(20/4℃),折光率1.43063;溶于水、低級醇、甘油、丙酮、乙酸、吡啶、醛類,微溶于醚,幾乎不溶于苯、二硫化碳、氯仿和四氯化碳。
乙二醇是一種重要的石油化工基礎有機原料,主要用于生產聚酯纖維、防凍劑、不飽和聚酯樹脂、潤滑劑、增塑劑、非離子表面活性劑以及炸藥等,此外還可用于涂料、照像顯影液、剎車液以及油墨等行業,用作過硼酸銨的溶劑和介質,用于生產特種溶劑乙二醇醚等,用途十分廣泛。
一、國內生產消費現狀及市場分析
1.生產現狀 我國乙二醇的工業生產始于20世紀60年代,一開始采用的是傳統的氯乙醇水解法,即利用氯乙醇與堿反應生成環氧乙烷,再由環氧乙烷水解制得乙二醇。此方法能耗大,產品純度差,生產成本高,污染嚴重,技術落后,不適合大規模生產。20世紀70年代以后,隨著我國石油化工的崛起,我國乙二醇的生產得到了迅速發展。上海石油化工公司、吉林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新疆獨山子石油化工總廠、揚子石油化工公司和北京東方化工廠等先后引進美國SD公司的純氧氧化法生產技術建成乙二醇生產裝置;茂名石油化工公司、天津聯合化學有限公司、撫順石油化工公司等先后引進美國Shell化學公司的純氧氧化法生產技術建成乙二醇生產裝置。目前我國乙二醇的生產裝置有10套,總生產能力為107.8萬t/a,生產廠家主要分布在中石化公司和中石油公司2大公司,其中中石化公司的生產廠家有6家,生產能力合計為74.9萬t/a,約占我國乙二醇總生產能力的69.5%;中石油公司的生產廠家有4家,生產能力合計為32.9萬t/a,約占國內總生產能力的30.5%。揚子石油化工公司26.2萬t/a乙二醇生產裝置是目前我國最大的乙二醇生產裝置,生產能力約占國內總生產能力的24.3%;其次是上海石油化工公司的22.5萬t/a生產裝置,生產能力約占國內總生產能力的20.9%。再次是吉林化學工業公司的15.9萬t/a生產裝置,生產能力約占總生產能力的14.7%。2004年我國乙二醇的主要生產廠家情況見表1,預計2005年我國乙二醇的生產能力將達到約240.0萬t,將在一定程度緩解我國乙二醇的供需矛盾。
表1 2004年我國乙二醇主要生產廠家情況 萬t/a 生產廠家名稱 生產能力 環氧乙烷技術來源 備注 北京燕山石油化工公司 8.0 SD氧氣法 1998年7月擴產 遼陽石油化纖公司 6.0 UCC氧氣法 原為Huls空氣法,1989年改為UCC氧氣法 撫順石油化工公司 6.0 Shell氧氣法 2000年擴產 吉林石油化工公司 15.9 SD氧氣法 1996年投產,2002年擴產 北京東方化工廠 4.0 SD氧氣法 1996年投產 揚子石油化工公司 26.2 SD氧氣法 1999年擴產 上海石油化工公司 22.5 SD氧氣法 2002年擴產 茂名石油化工公司 10.0 Shell氧氣法 1996年投產 天津聯合化學有限公司 4.2 Shell氧氣法 1996年投產 新疆獨山子石油化工公司 5.0 SD氧氣法 1996年投產,2002年擴產 合計 107.8 乙二醇國內消費現狀與市場分析
隨著我國乙二醇生產能力的不斷增加,產量也不斷增加。1990年我國乙二醇產量只有28.42萬t,1995年增加到45.61萬t,“八五”期間產量的年均增長率為9.9%。2000年產量達到 90.75萬t,“九五”期間產量的年均增長率高達14.8%。2002年我國乙二醇的產量為90.61萬t,比2001年增長12.2%,1997~2002年產量的年均增長率為5.1%。2003年我國乙二醇的產量達到96.93萬t,比2002年同期增長7.06%。其中上海石油化工公司的乙二醇的產量達到19.34萬t,約占我國乙二醇總產量的19.95%,位居國內第一;其次是揚子石油化工公司和吉林石油化工公司,產量分別達到18.02萬t和17.11萬t,分別約占國內乙二醇總產量的18.59%和17.65%,分別位居國內第2和第3位。
2.進出口情況 雖然我國乙二醇的生產能力和產量增長較快,但由于聚酯等工業的強勁消費,仍不能滿足國內市場日益增長的消費,每年都得大量進口,且進口量呈逐年增加態勢。根據海關統計,1995年我國乙二醇的進口量只有20.54萬t,2000年突破100萬t,達到104.97萬t,2002年進一步增加到214.57萬t,進口量約占國內總消費量的71.1%。2003年我國乙二醇的進口量達到227.89萬t,比2002年增長17.3%。
近年來,我國乙二醇的消費量不斷增加。1990年我國乙二醇的表觀消費量只有31.55萬t,1995年增加到65.68萬t,1990~1995年表觀消費量的年均增長率為15.8%;2000年我國乙二醇表觀消費量達到195.71萬t,1995~2000年表觀消費量的年均增長率高達24.40%;2002年表觀消費量突破300萬t,達到301.99萬t,成為超過美國的世界第一大乙二醇消費國家,2003年表觀消費量進一步增加到346.20萬t,比2002年增長約14.64%。近年來我國乙二醇的供需情況見表2。
表2 近年來我國乙二醇的供需情況 萬t/a 年份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產量 45.61 55.89 70.74 74.97 84.38 90.75 80.75 90.61 96.93 進口量 20.54 23.06 19.93 30.82 56.69 104.97 159.71 214.57 251.61 出口量 0.46 0.10 2.36 0.52 0.013 0.015 0.23 3.19 2.34 表觀消費量 乙二醇國內消費現狀與市場分析;
目前,我國乙二醇主要用于生產聚酯、防凍液等,2003年的消費量結構為:83.8%用于生產聚酯產品,16.2%用于生產防凍液和其他產品。
近年來,我國PET聚酯(包括聚酯纖維、聚酯樹脂和薄膜等)生產發展很快,2000年生產能力只有約595.0萬t/a,2002年增加到約1102.0萬t/a, 2003年達到約1450.0萬t/a,主要的生產廠家有江蘇儀征化纖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能力為108.0萬t/a)、浙江遠東化纖集團有限公司(生產能力為40.0萬t/a)、遼陽石油化纖公司(生產能力為38.7萬t/a)、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能力為36.5萬t/a)、浙江恒逸集團有限公司(生產能力為35.0萬t/a)、廈門翔鷺紡纖有限公司(生產能力為32.0萬t/a)、廣東開平滌綸企業集團公司(生產能力為30.0萬t/a)、濟南正昊化纖新材料有限公司(生產能力為26.0萬t/a)、天津石化公司(生產能力為20.0萬t/a)以及洛陽石化公司(生產能力為20.0萬t/a)等。2003年我國PET聚酯產品的產量約為850萬t,共消費乙二醇約290.0萬t,消費量約占國內乙二醇總消費量的83.8%。預計到2005年我國PET聚酯生產能力將達到1600.0萬t/a,產量將達到1280萬t,屆時對乙二醇的消費量將達到約435.0萬t。2003年我國乙二醇在防凍液以及其他方面(包括生產乙二醛、乙二酸、醇酸樹脂、二惡烷、1,3-二氧五環、聚乙二醇、不飽和聚酯等)的消費量約為56.2萬t,預計2005年消費量將達到約65.0萬t。由此可見,2003年我國對乙二醇的總消費量約為346.2萬t,2005年總消費量將達到約500.0萬t。
二、發展建議
(1)目前,世界乙二醇的總生產能力約為 1586.2萬t/a,消費量約為1420.0萬t/a,預計到2007年世界乙二醇的總生產能力將超過2250.0萬t/a,消費量將達到約1616.0萬t,屆時生產能力將出現過剩,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
(2)目前,我國乙二醇的生產能力約為107.8萬t/a,2003年產量約為96.93萬t,消費量約為346.2萬t,產不足需,進口量達到251.6萬t,產品約83.8%用于生產聚酯產品,16.2%用于生產防凍液以及其他產品。隨著我國聚酯行業的不斷發展,對乙二醇的消費量將不斷增加。預計到2005年我國乙二醇的消費量將達到約500.0萬t,屆時仍將有約260.0萬t的缺口需要依靠進口來解決,因此,乙二醇在我國仍將具有很好的發展前景。
(3)從總體上看,世界乙二醇的生產能力已經出現了過剩的態勢,而亞洲尤其是中國的消費量卻不斷增加,這樣勢必導致更多的外國產品流入我國,對我國乙二醇行業今后的發展造成一定的威脅。而目前我國乙二醇生產能力小,產量少,裝置規模小,技術相對落后,生產成本高,經濟效益差,在國內外市場中缺乏競爭力,因此應積極采用先進技術擴大裝置的生產規模,以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量和質量,增強我國乙二醇在國內外市場中的競爭力。另外,也可以考慮引進國外最新的生產技術,新建幾套生產規模在30.0萬t/a以上的乙二醇大型生產裝置,以從根本上解決我國乙二醇供需之間的矛盾。
(4)在生產工藝上,環氧乙烷催化水合法可以大大降低水比,節省能耗,降低生成成本;碳酸乙烯酯法可充分利用乙烯氧化副產的CO2資源,在現有環氧乙烷生產裝置內,只需增加生產碳酸乙烯酯的反應步驟就可以生產碳酸乙烯酯和碳酸二甲酯兩種應用廣泛的化工產品,代表了今后乙二醇生產發展的方向,非常具有吸引力。而目前我國的乙二醇均采用環氧乙烷直接水合法進行生產,能耗和物耗等技術指標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因此,除了不斷完善現有技術外,還應積極順應世界乙二醇生產技術發展潮流,以提高我國乙二醇的整體生產技術水平。此外,充分利用我國煤和天然氣資源相對豐富的優勢,加強開發合成氣直接生產乙二醇的技術開發,開辟我國乙二醇生產的新路線。
(5)目前,我國乙二醇產品主要用于生產聚酯,消費比較單一,如果聚酯生產受阻,則將對我國的乙二醇產業產生致命的打擊。因此,應注重乙二醇其他應用領域的開發,逐漸改變我國乙二醇用途比較單一的局面,擴大乙二醇的消費量。 以上供參考回復:沈天水 回復時間:2006-09-14
注意:以上網友留言只代表網友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
- 回復
-
用戶發布回復請嚴格遵守以下發布細則:
1)不得發布虛假、造謠、誹謗、漫罵、辱罵、中傷或包含人身攻擊的的信息;
2)不得惡意灌水,不得重發、濫發信息;
3)不得發布與主題無關或相關度不高的信息;
4)根據國家有關政策法規規定,不得發布、傳播與麻醉原料藥、精神原料藥、醫療用毒性原料藥、放射性原
料藥、戒毒原料藥,以及相應的成品藥有關的任何信息;
5)根據國家有關條例通知規定,不得發布與時政、社會、娛樂、體育、文化等新聞有關的信息;
否則將刪除回復,甚至屏蔽帖子回復人的ID,構成違法、犯罪的,將依法移交給公安機關處理。
化工網全權保留被發布于本網站所有信息的編輯權、發布權、解釋權等權利。
謝謝合作!
- 推薦專家專家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