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詢問題我要詳細了解該課題
-
有關農作物秸稈的合理利用
您好:我是一位農民兄弟,當過秋以后田地里剩下很多的秸桿,例如玉米秸稈,花生殼,稻殼等,但是我們那里的農民朋友都在地里焚燒了,這樣對環境污染不說,而且在地里焚燒的同時也破壞了地里的有機物。我想咨詢一下,您有沒有什么好的建議能夠將這些秸桿合理利用呢,希望您能給我一個好的建議,(詳細的一個建議)。不勝感激,謝謝!!!!
咨詢者:孫成 咨詢時間:2007-04-02 狀態:已回復
專家 李玉成 解答表達感謝 繼續咨詢該問題 參與討論
-
介紹給你:秸稈氣化前景廣闊 技術管理有待加強
江蘇是農業大省,農作物秸稈資源非常豐富,但由于目前秸稈綜合利用程度較低,相當多的作物秸稈被棄置在田間地頭,每當收獲季節,在農田放火焚燒秸稈的現象隨處可見。這不但造成了資源的極大浪費,而且焚燒秸稈的煙霧也對大氣環境造成了嚴重污染,還成為引發火災、交通事故、燒毀電線通訊電纜的隱患。省企調隊近期的調研表明:秸稈氣化集中供氣是目前解決農村燃料供給和減少秸稈焚燒污染等問題的一項較為實用和有效的技術,但近幾年來,江蘇推廣秸稈氣化應用的過程中,在技術支持、氣站管理上還存在一些問題,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秸稈氣化工程的推廣。
一、秸稈氣化符合發展循環農業的要求
農作物秸稈是農業生產過程的主要副產品之一,是一項重要的經濟資源,綜合利用農作物秸稈對于農業的可持續發展、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增加農民收入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據估算,江蘇每年農作物秸稈產量有0.7億噸左右,但由于目前大部分地區農村已不再利用秸稈作為主要生活燃料,加上還田量很低,綜合利用缺乏相應的技術、設備和資金等原因,這些年來農村很大部分秸稈被廢棄或直接焚燒,這不僅是對資源的嚴重浪費,還導致對大氣環境的污染,特別在秋冬季節極易引發火災。而且,秸稈焚燒后的高溫會使土壤中的有益蟲體(如蚯蚓)和微生物無法生存,還會使地表水分蒸發,造成土壤板結,不利于農作物的生長。因此尋找有效的途徑合理利用秸稈資源顯得十分迫切。
隨著循環經濟理論的建立,為充分有效利用資源又保護好生態環境,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近年來,秸稈資源的開發得到了多方面的關注,江蘇在綜合利用技術上也取得很大的進展。如:制做飼料、沼氣、秸稈氣化、秸稈發電、制纖維板、秸稈編織、造紙、培養食用等多方面逐步得到應用。
秸稈氣化集中供氣技術為解決農田焚燒秸稈、緩解農村能源供應短缺問題開辟了一條很好的路子,同時對提高農民生活質量、改善了農業生態環境、也為農業增產、農民增收和農村穩定發展做出貢獻。秸稈氣化后的草灰可以作為鉀肥返還農田,生產的焦油可以成為化工原料,真正實現了“廢物”——“資源”——“產品”的良性循環。秸稈氣化技術的推廣應用,還可以替代石化燃料,無疑減輕石化資源的供給壓力,也一定程度減少了石化燃料大量使用所帶來的污染問題。
二、秸稈氣化在農村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隨著農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住房條件的改善,農戶生活用燃料結構悄然發生了變化,農作物秸稈已不再是農民家庭的主要燃料,使用液化氣、煤球、電等替代柴草作為然料的農戶越來越普遍,有關調查資料顯示,江蘇20%的農民家庭已經使用液化氣。近年來秸稈氣化技術的發展,以其比沼氣更容易取得原料、操作更方便、投入勞動更低等優點,已成為江蘇農村能源發展的一個新方向。
1、秸稈氣化是農村秸稈利用的一項實用技術。要禁止農民直接在田中焚燒秸稈,就必須為農民找到一個合理利用農作物秸稈的辦法。國際能源機構的有關研究表明,秸稈是一種很好的清潔可再生能源,每兩噸秸稈的熱值就相當于一噸煤,而且其平均含硫量只有3.8‰,而煤的平均含硫量約達1%。在我國目前農村現有的能源結構(液化氣、沼氣、太陽能、電、原煤、蜂窩煤,植物燃料)當中,秸稈氣以其容易取得原料、操作方便等優勢,完全可以取代傳統柴灶,替代液化氣,改變我國農村煙熏火燎的生活方式,具有較好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
2、秸稈氣是一種清潔、方便、廉價的能源。秸稈氣化是采用一種生物質熱解氣化技術,先將農作物秸稈等生物質原料切碎,在缺氧狀態下使秸稈不充分燃燒,產生大量的氫氣、甲烷和一氧化碳等可燃氣體,再將燃氣進行冷卻、除雜、去焦處理,送進儲氣柜,然后經過管網輸給農戶供飲事用氣。這種氣化裝置一公斤農作物秸稈可產生近2立方米的可燃氣,一個4口之家每天需用氣5立方米左右,每立方米燃氣0.2元錢,每戶月燃氣費30-40元。秸稈氣化集中供氣的價格明顯低于使用液化氣的價格,而且使用方便,清潔衛生,很受老百姓歡迎。
李玉成
回復:李玉成 回復時間:2007-04-03
注意:以上網友留言只代表網友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
- 回復
-
用戶發布回復請嚴格遵守以下發布細則:
1)不得發布虛假、造謠、誹謗、漫罵、辱罵、中傷或包含人身攻擊的的信息;
2)不得惡意灌水,不得重發、濫發信息;
3)不得發布與主題無關或相關度不高的信息;
4)根據國家有關政策法規規定,不得發布、傳播與麻醉原料藥、精神原料藥、醫療用毒性原料藥、放射性原
料藥、戒毒原料藥,以及相應的成品藥有關的任何信息;
5)根據國家有關條例通知規定,不得發布與時政、社會、娛樂、體育、文化等新聞有關的信息;
否則將刪除回復,甚至屏蔽帖子回復人的ID,構成違法、犯罪的,將依法移交給公安機關處理。
化工網全權保留被發布于本網站所有信息的編輯權、發布權、解釋權等權利。
謝謝合作!
- 推薦專家專家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