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詢問題我要詳細了解該課題
-
尿素合成
尿素合成過程中關鍵性的裝置操作規程是什么?目前那些網站對此裝置有比較詳細的闡述。
咨詢者:李勝 咨詢時間:2008-09-03 狀態:已回復
專家 張亞通 解答表達感謝 繼續咨詢該問題 參與討論
-
尿素循環崗位操作規程
1.
崗位主要任務
本崗位配合總控對所管轄的設備(合成塔、液氨預熱器、預精餾塔、一分加熱器、一吸塔、一吸冷卻器、一段蒸發加熱器熱量回收段、氨冷凝器A、B、C、液氨過濾器、液氨緩沖槽、惰洗器、二分塔、二循一冷、二循二冷、尾吸塔、尾吸冷卻器、解吸換熱器、解吸塔、解吸冷凝器、循環脫鹽水泵、水解汽提塔、頂部冷凝器、高效換熱器A.B.C、溫水冷卻器)、現場液位、溫度、壓力、流量進行全面地巡回檢查,保持操作條件符合工藝指標要求,協助總控進行系統開停車、事故處理和正常操作,及時作好原始記錄。
2.
對外聯系
2.1.
經常與總控崗位聯系,向總控崗位通報現場情況,聽從總控崗位的操作指令。
2.2.
與泵房崗位聯系,保證各運轉設備和靜止設備之間連通管線、閥門暢通,防止超壓,特別是在沖洗物料管時要與泵房崗位聯系好。
3.
工藝指標
3.1.
壓力
⑴合成塔
19.6±0.3MPa
⑵液氨緩沖槽
1.65~1.8MPa
⑶二分塔
0.20~0.35MPa
⑷解吸塔
≤0.4 MPa
⑸入氨冷凝器冷卻水壓力 ≥0.1MPa
⑹蒸汽壓力
0.8~1.3 MPa
3.2.
溫度
⑴預精餾塔底部溫度
145~165℃
⑵二分塔出口尿液溫度
125~140℃
⑶氨冷器回水溫度
≥20℃
⑷一吸塔出口甲銨液溫度
85~100℃
⑸惰洗器出口氨水溫度
30~45℃
⑹二循一冷出液溫度
35℃~45℃
⑺二循二冷出液溫度
30℃~40℃
⑻入解吸塔碳銨液溫度
≥90℃
1.1.
液位
⑴一吸塔液位
30~50%
⑵二循一冷液位
20~95%
⑶二循二冷液位
50~90%
⑷液氨緩沖槽液位 30~60%
⑸預精餾塔液位
10~30%
⑹二分塔液位
5~30%
2.
正常開停車步驟
2.1.
原始開車
2.1.1.
準備工作
2.1.1.1.
檢查工器具、消防器材、防護用品及記錄表是否齊全完好。
2.1.1.2.
試壓試漏合格后,消除所有設備、管道、閥門現場及安全裝置的缺陷,使之處于良好狀態。
2.1.1.3.
現場安全閥及壓力表的根部閥。
2.1.1.4.
開儀表傳送器根部閥,孔板導壓管切斷閥。
2.1.2.
引蒸汽
2.1.2.1.
接總控引蒸汽通知后聯系泵房、蒸發崗位做好接受蒸汽的準備工作。
2.1.2.2.
關一分加熱器TV-301、二分塔TV-303、解吸塔TV-701前后截止閥,關本崗位所有中壓蒸汽截止閥,關合成塔預熱蒸汽閥,中低壓蒸汽連通閥。
2.1.2.3.
開各個加熱疏水器前后截止閥及副線閥,開一分加熱器TV-301、二分塔TV-303、解吸塔TV-701、冷凝液膨脹槽PV-902等調節閥前導淋閥,開各加熱器的惰性氣放空閥。
2.1.2.4.
開冷凝液膨脹槽及蒸汽總管放空閥。
2.1.2.5.
開各個設備管道的伴管保溫閥,關各樓面蒸汽活接頭閥門。
2.1.2.6.
待作好引蒸汽準備工作,開PRC—901切斷閥,聯系總控崗位緩慢地引蒸汽。
2.1.2.7.
待蒸汽總管放空有蒸汽冒出時,關閉放空閥,緩慢開一分加熱器溫度調節閥TV-301、二分塔溫度調節閥TV-303的副線閥,待冷凝液膨脹槽有蒸汽冒出時,關閉膨脹槽上放空閥。
2.1.2.8.
各加熱器通過副線預熱試壓后,重新卸壓,聯系維修,對設備法蘭及蒸汽管道法蘭進行熱緊。
全面檢查無問題后,緩慢開大TV-301、TV-303的前后截止閥,開加熱器殼程
1.1.1.1.
導淋排惰性氣體,然后關TV-301、TV-303的截止閥。
1.1.2.
引冷卻水
1.1.2.1.
先稍開上水總管旁路閥,待閥后壓力不再上漲后,開上水總閥,關旁路閥。
1.1.2.2.
開各水冷卻器入口切斷閥、排氣閥,引冷卻水入各冷卻設備,待排氣閥冒水時,關閉排氣閥,視情況開出口閥。
1.1.3.
循環系統充壓
1.1.3.1.
當入車間空氣壓力達到0.5MPa時,打開充氣閥,對循環系統充壓,待一段循環壓力達0.5MPa、二段循環壓力達到0.15MPa時,關閉充氣閥,充壓結束。
1.1.3.2.
排凈頂底回流氨管內積水,并聯系泵房崗位排凈氨系統設備、管道內積水。
1.1.4.
充液
1.1.4.1.
接總控充液通知后,關各設備排放閥及管道現場導淋閥。
1.1.4.2.
通知總控崗位聯系調度引軟水,開冷凝液槽進水閥,控制其處于高液位,并向碳銨液槽充水。
1.1.4.3.
待碳銨液槽液位達到30%時,聯系總控,通知泵房崗位啟動蒸發冷凝液泵。
1.1.4.4.
開入二循一冷流量調節閥(FV-304),入二循二冷流量調節閥(FV-305)的前后截止閥,向二循一冷器和二循二冷器充液,由總控崗位控制液位,同時注意維持碳銨液槽液位。
1.1.4.5.
聯系總控,通知泵房崗位啟動氨水泵向惰洗器和一吸塔充液。并啟動二甲泵經一段蒸發熱量回收段、一吸冷卻器向一吸塔充液,至一吸塔下部視鏡見液位時停止充液,二甲泵、氨水泵打循環。
1.1.5.
引氨
1.1.5.1.
接總控引氨通知后,檢查關閉氨系統各排放閥。
1.1.5.2.
緩慢開液氨過濾器進口閥,聯系儀表啟用入車間液氨流量計,打開一段調節閥(PV-301)的前后截止閥,由總控調節一段壓力。開液氨緩沖槽液位調節閥(LV-301)的前后截止閥,待液位上升到60%時,檢查現場液位與總控指示是否一致后,由總控將調節閥(LV-301)投自控。
1.1.5.3.
打開一吸塔頂底回流氨調節閥(FV-302、FV-303)及前后截止閥,檢查回流氨管線是否暢通。
1.1.5.4.
一吸外冷卻器補脫鹽水。
1.1.6.
開車步驟
1.1.6.1.
尿素合成塔預熱
1.1.1.1.
氨升壓
⑴檢查合成塔頂蒸汽閥,塔底現場排放閥是否處于關閉狀態。
⑵打開合成塔出口壓力調節閥(PV-204)的前后截止閥。
⑶當合成塔壓力達到8.0MPa時,開檢漏蒸汽閥。
⑷氨升壓過程中,對系統設備、管道、法蘭、閥門作一次全面檢查。
⑸特別要注意現場是否有泄漏并注意檢查總控與現場的儀表指示是否一致。
1.1.1.2.
當一甲泵向合成塔送液后,注意維持一吸塔低液位,及時將氨預熱器蒸汽切換為冷凝液
1.1.1.3.
合成塔出料
⑴出料前,檢查預蒸餾塔和二分塔液位,打開調節閥LV-303、LV-302及截止閥,排掉積液。
⑵開TIC—301、TIC—303截止閥,預熱一分加熱器和二分塔,開PRC—302截止閥。
⑶出料后,密切注意一吸塔液位,必要時進行排放控制。
⑷聯系總控打開進一分加熱器的防腐空氣閥。
⑸調節一吸塔冷卻器進水量,控制一吸塔溫度。
⑹通知蒸發崗位打閃蒸下液閥門,將閃蒸槽內尿液放入尿液槽。
1.1.1.4.
解吸系統開車,系統穩定后,碳銨液槽中氨濃度4%以上時,解吸系統即可開車。
⑴稍開入解吸塔的蒸汽副線,預熱解吸塔至120℃,打開解吸塔氣體放空閥。
⑵解吸塔預熱后,關閉調節閥(TV-701)的副線閥,打開調節閥前后截止閥。
⑶聯系泵房崗位,啟動解吸泵,開解吸流量調節閥(FV-701)及流量計的前后截止閥,引碳銨液入解吸塔。
1.1.1.5.
逐步關小氣體放空閥,當解壓力PRC-701達到0.3 MPa時,打開解吸壓力調節閥(PV-701)的前后截止閥,關氣體放空閥。立即檢查二循一冷、二循二冷液位是否正常,根據負荷大小調節解吸冷凝器軟水量。
1.2.
合成塔保壓,循環系統保壓下的短期停車后的開車。
1.2.1.
一般準備工作見原始開車。
1.2.2.
引水、引汽見原始開車。
1.2.3.
與泵房崗位聯系,沖洗合成塔頂出料管,檢查PV-204調節閥是否完好。
1.2.4.
配合總控引氨,試一吸塔頂底回流氨管是否暢通,開一、二段分解壓力調節閥(PV-301、PV-302)的前后截止閥。
1.2.5.
合成塔投料后的操作步驟見原始開車。
1.1.1.
解吸系統的開車步驟見原始開車。
1.2.
合成塔保壓,循環系統卸壓后的短期停車后的開車
1.2.1.
一般準備工作,引水、引蒸汽、充壓、充液均與原始開車相同。
1.2.2.
其它工作見合成塔保壓,循環系統保壓的短停后的開車。
1.3.
正常停車
1.3.1.
長期停車
1.3.1.1.
檢查合成塔向二段分解排放管,向碳銨液槽排放管,一吸塔、二循一冷、二循二冷的排放管、一甲泵的副線是否暢通。如有不通的應先處理好。
1.3.1.2.
使蒸汽冷凝液槽處于高液位,碳銨液槽處于低液位(必要時向氨水站輸送)。
1.3.1.3.
接總控通知后停解吸,關流量遙控閥(HV-701)前后截止閥及副線閥,關解吸壓力調節閥(PV-701)前后截止閥及副線閥,緩慢開放空閥卸壓,解吸塔排空,用蒸汽置換合格后,排凈積液,關TIC—701截止閥,停解吸蒸汽。
1.3.1.4.
合成塔向一段分解卸壓。
⑴接總控停車通知后,關液氨緩沖槽進氨閥。
⑵排放控制一吸塔液位。
⑶注意調節一吸冷卻溫度,維持一吸塔底部溫度在80~90℃,適當加大入惰洗器氨水流量和二甲液量,稀釋一甲液。
⑷合成塔壓力降至8.0MPa后,關檢漏蒸汽,改向二段排放,停加一段防腐空氣,并關二樓空氣閥和超濾進口閥,關LRC—302、TIC—301截止閥。
⑸當一甲液充分稀釋后,停循環軟水泵,關一吸冷卻器進口閥,聯系總控停一甲泵、二甲泵、氨水泵,切回流氨。
⑹一吸塔向碳銨液槽排放,一段通過尾吸塔卸壓。
⑺冬天停車時應打開系統排放閥,排盡設備、管道內積液。
1.3.1.5.
合成塔向二段排放。
⑴關合成塔檢漏閥,關合成塔向二段分解排放管上去碳銨液槽排放閥。
⑵開合成塔入二分塔在三樓上的截止閥,開塔底向二段分解排放第二截止閥,用第一截止閥控制排放量。
⑶關合成塔出口截止閥,聯系泵房崗位沖洗合成塔出料管。
⑷當LV-302見液位時,關沖洗閥。
⑸配合總控控制二分塔(TRC-303)溫度。
⑹調節FI-304、FI-305流量,排放維持二循一冷、二循二冷液位,控制PRC-302壓力。
1.1.1.1.
當合成塔壓力降至0.3~0.5MPa時,停止向二段分解排放改向碳銨液槽排放。
⑴開向碳銨液槽排放閥,關合成塔進二分塔排放閥。
⑵沖洗二分塔及塔后物料管線兩遍,排至閃蒸槽。
⑶確信合成塔無壓力后,沖洗合成塔排放管,并自塔頂通蒸汽置換。
⑷關向碳銨液槽排放閥,關合成塔底向二段分解排放第二截止閥,開現場導淋置換合成塔。
⑸聯系泵房崗位停蒸發冷凝液泵,關HV-305前后截止閥,排空二循一冷、二循二冷液體。PRC-302經尾吸塔卸壓,關小冷卻回水閥。
1.1.1.2.
合成塔置換后停塔頂蒸汽閥,開塔頂取樣閥。
1.1.1.3.
全系統停車完畢后,關進車間蒸汽總閥,打開蒸汽管網所有冷凝液排放閥,停循環水及脫鹽水,打開冷卻水系統所有排放閥排凈積液。
1.1.2.
合成塔保壓,循環系統卸壓的短期停車。
1.1.2.1.
合成塔保壓按合成塔短期停車處理。
1.1.2.2.
一、二段循環系統停車按長期停車步驟處理。
1.1.3.
合成塔保壓,循環系統保壓下的短期停車。
1.1.3.1.
配合總控停解吸(見長期長停車)
1.1.3.2.
停三物料入塔。
⑴接總控通知后,關閉液氨緩沖槽進口閥(LRC—301截止閥,PRC—301截止閥)。
⑵停三物料入塔后,立即關PV-204截止閥,合成塔保壓,關一分加防腐空氣閥。
⑶聯系泵房崗位沖洗塔頂出料管,至LRC-302見液位排至二分塔,再沖洗一遍,然后關LV-302的前截止閥。
⑷沖洗預蒸餾塔液位調節閥后至閃蒸槽的所有物料管。
⑸控制LICA-306、LICA-307液位,加大二甲液、氨水流量,充分稀釋一甲液后,停循環水泵,控制一吸塔液位在下視鏡,關排放閥,停一甲泵、氨水泵、二甲泵。
⑹配合總控關一分加熱器溫度調節閥(TV-301)和二分塔溫度調節閥(TV-303)的前后截止閥。
2.
緊急停車
緊急停車一般都要尿素合成塔和循環系統保溫、保壓。
2.1.
斷電
2.1.1.
關合成塔出口截止閥,關一分加熱器加空氣閥,切斷氨庫來液氨,停蒸發、解吸。
1.1.1.
聯系總控、泵房崗位啟用沖洗水泵備用電源,用高壓沖洗水和冷凝液沖洗合成塔出料管及一、二段循環系統,一甲液稀釋排放。
1.2.
斷冷卻水
1.2.1.
接總控通知后,立即關合成塔出口截止閥。
1.2.2.
切斷進車間氨總閥后,沖洗塔后物料管和循環系統,關一分加防腐空氣閥。
1.2.3.
關閉一分加熱器、二分加熱器蒸汽閥及LRC—302、LRC—303截止閥。嚴密注視一段壓力PRC-301、二段壓力PRC-303壓力變化,必要時開手動放空,防止結晶堵塞,一甲液稀釋排放。
1.3.
斷蒸汽
蒸汽壓力突然急劇下降,根據各段溫度情況按短停處理。
1.3.1.
關合成塔出口截止閥及進車間液氨總閥,關一分加防腐空氣閥。
1.3.2.
尿液、甲銨液系統加水稀釋,防止結晶堵塞。
1.4.
斷儀表空氣
突然斷儀表空氣、總控發緊急停車信號。
1.4.1.
迅速關合成塔出口截止閥。
1.4.2.
用各調節閥副線或調節閥手輪控制溫度、壓力、流量,防止超壓、串氣,沖洗尿液管線,防止堵塞。
1.5.
斷原料氨和二氧化碳
按總控崗位指令作短期停車或長期停車處理。
2.
常見事故現象,原因及其處理方法
現象
原因
處理措施
1、一段分解超壓
⑴合成塔減壓閥(PV-204)突然開大
⑵冷卻水壓力過低或冷卻水閥未開
⑶一段壓力調節閥前后截沒開或閥頭脫落
⑷氨冷器下液管不暢通或引氨過量,液氨緩沖槽滿液而造成氨冷器內有液位
⑸一吸塔超溫C02上竄造成管道堵塞
⑹氨冷器氣相平衡閥未開
⑺氨庫液氨貯罐輸空竄氣
⑻C02純度低
⑴與總控崗位聯系采取措施
⑵與總控崗位聯系采取措施
⑶立即開調節閥、截止閥,必要時停車更換閥門
⑷首先關小引氨閥觀察緩沖槽液位下降后情況是否好轉,仍不見好轉停車,進水沖洗氨冷器下液管
⑸局部清洗或停車熱洗
⑹打開平衡閥
⑺首先降PRC—301壓力,與調度和氨庫聯系倒罐,然后視緩沖槽液位,如液位無法維持停車處理。
⑻通知總控崗位,聯系調度處理
2、中壓分解壓力太低
⑴合成塔減壓閥突然關小或關死
⑵PRC—301調節閥內漏或一段其他位置泄漏嚴重
⑶氨冷溫度過低
⑷安全閥起跳不復位
⑸系統負荷低
⑴聯系總控處理
⑵用調節閥副線控制,若無法維持停車處理
⑶關小冷卻水量
⑷查清原因,必要時可關安全閥根部閥
⑸與聯系總控,調整操作參數
3、二段循環超壓
⑴二段壓力調節閥切斷閥沒開
⑵預蒸餾塔無液位竄氣
⑶一段分解加熱器溫度太低使二段負荷太重
⑸二循二冷液位溫到氣相管
⑹補壓閥開度過大
⑺解吸負荷過重
⑻PRC—302調節閥失靈
⑼冷卻水嚴重不足
⑴打開閥門
⑵聯系總控,控制液位
⑶聯系總控,提高一分加熱器溫度
⑸打開排液閥,維持正常液位
⑹關小補壓閥
⑺減小解吸負荷
⑻聯系儀表處理
⑼聯系總控調節冷卻水量
4、二段循環壓力過低
⑴一分塔液位調節閥沒開或開得過小
⑵PRC—301調節閥內漏嚴重
⑶二循一冷氣相進口堵塞
⑷系統負荷太低
⑸二段分解溫度太低
⑹二段分解加熱器堵塞
⑺安全閥起跳后不復位
⑴打開閥門
⑵用調節閥副線控制,若無法控制停車處理
⑶用蒸汽吹通或用二甲泵向二循一冷充冷凝液,必要時停車處理
⑷與總控聯系,調整操作參數或補壓
⑸聯系總控,提高二分塔溫度
⑹停車處理
⑺查清原因,必要時關根部切斷閥
5、一分加熱器二分塔溫度過低
⑴蒸汽壓力過低
⑵加熱器內惰性氣或冷凝液沒排凈
⑶系統負荷突然加大
⑷加熱器內結垢,換熱效果差
⑸一、二分液位控制太高
⑴聯系總控通知調度提高蒸汽壓力
⑵排凈惰性氣或冷凝液
⑶盡快調節有關參數
⑷停車清洗加熱器
⑸降一、二分液位
6、一吸塔液位過高
⑴合成塔轉化率過低一吸塔負荷加大
⑵合成塔減壓閥開度突然加大使一吸塔負荷加大
⑶一甲泵跳車或打量不好
⑷一吸塔底部溫度過低
⑸一甲泵轉速與生產負荷進液量不協調
⑹儀表失靈(儀表指示低,實際液位高)
⑴聯系總控,提高轉化率
⑵聯系總控,采取措施
⑶聯系泵房崗位處理
⑷聯系總控,提高底部溫度
⑸聯系總控,調節處理
⑹聯系儀表處理,如果是一甲液組分造成,由總控調節
7、一吸塔液位過低
⑴合成塔過料太少
⑵一吸塔底部溫度過高
⑶一甲泵轉速與生產負荷和一吸塔進液量不協調
⑷一吸塔排放閥沒關或內漏嚴重
⑴聯系總控,采取措施
⑵聯系總控,降低底部溫度
⑶聯系總控,調節處理
⑷關死排放閥或停車更換閥門
8、一吸塔底部超溫
⑴合成塔轉化率低,一吸塔負荷過重
⑵合成塔減壓閥突然開大,一吸塔負荷突然加大
⑶循環水泵打量不好,循環水量太少
⑷循環水溫度過高
⑸回流氨無量或太少
⑹一吸塔進液量太少,液位過低
⑺蒸發未開車或蒸發停車,一吸塔熱負荷重,氨水、二甲液濃度太高
⑴聯系總控,提高合成塔轉化率
⑵聯系總控,采取措施
⑶聯系泵房崗位處理
⑷增加補充水量
⑸查明原因,若是堵塞,本崗位處理或停車清洗
⑹聯系總控,加大進液是
⑺聯系總控,系統減負荷或加大回流氨量或調整循環水量和溫度
現象
原因
處理措施
9、一吸塔各點溫度和氣相溫度超高
⑴一吸塔底部超溫
⑵一吸塔液位太高
⑶一吸塔液位太低CO2上竄
⑷進一吸塔氨水量太少,一甲液CO2濃度高
⑸頂底回流氨無量或太小
⑹儀表失靈(儀表指示高,實際不高)
⑺氨水、頂氨比例失調
⑻氨水中CO2含量太高
⑴加大回流氨,并查明原因,采取相應措施
⑵向碳銨液槽排放,并查明原因,采取相應措施
⑶聯系總控提高液位,并查明原因,采取相應措施
⑷聯系總控加大氨水量降低一甲液的CO2濃度
⑸查明原因,若是堵塞,本崗位處理或停車熱洗
⑹聯系儀表處理
⑺聯系總控調節
⑻查明原因,及時處理
10、氨冷器結晶堵塞
一段吸收塔操作不當,造成CO2上竄
⑴局部堵塞可用氨水沖洗或蒸汽吹
⑵停車熱洗
⑶查明原因,采取相應的措施
張亞通
回復:張亞通 回復時間:2008-09-26
注意:以上網友留言只代表網友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
- 回復
-
內 容:
- 簽 名:
- 上傳圖片: (jpg,gif,jpeg,bmp,png格式)
-
用戶發布回復請嚴格遵守以下發布細則:
1)不得發布虛假、造謠、誹謗、漫罵、辱罵、中傷或包含人身攻擊的的信息;
2)不得惡意灌水,不得重發、濫發信息;
3)不得發布與主題無關或相關度不高的信息;
4)根據國家有關政策法規規定,不得發布、傳播與麻醉原料藥、精神原料藥、醫療用毒性原料藥、放射性原
料藥、戒毒原料藥,以及相應的成品藥有關的任何信息;
5)根據國家有關條例通知規定,不得發布與時政、社會、娛樂、體育、文化等新聞有關的信息;
否則將刪除回復,甚至屏蔽帖子回復人的ID,構成違法、犯罪的,將依法移交給公安機關處理。
化工網全權保留被發布于本網站所有信息的編輯權、發布權、解釋權等權利。
謝謝合作!
- 推薦專家專家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