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videossex少妇,男人和女人国产在线视频,亚洲熟女乱,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古装片

首頁 | 產品 | 企業 | 商機 | 資訊 | REACH | 人才 | 會展 | 專家 | 論壇 | 更多>>會員登錄
您的位置:化工網首頁 > 專家 > 程進辰高級工程師 > 研究成果
  • 研究成果
  •  

鋅價持續暴跌 行業面臨整合

專家姓名:程進辰  類別: 金屬市場信息

鋅價持續暴跌 行業面臨整合
http://www.smm.com.cn 2007-11-21 來源:上海有色金屬網


中國有色金屬報 記者 史愛萍

  25400元,22000元,20200元,19025元,僅兩個星期,上海期鋅價格就暴跌了六千多。現貨價格也是緊隨而下,從10月16日的26800元連續跌至11月19日19200元,短短一個多月內,鋅現貨價就下跌了7600元,鋅價縮水28%。
  “我在有色金屬市場做價格信息工作十幾年,如此持續的暴跌,從來沒有遇到過。”上海有色金屬行業協會信息中心主任童樂申表示。去年還是明星的鋅如今卻跌入冰點。市場人士認為,更令人擔憂的是,鋅價仍有下降空間。有人甚至預測鋅將跌至15000元,恐慌情緒開始在市場上蔓延。面對目前情況,根據漢中八一鋅業有限責任公司和陜西龍宇貿易有限公司提議,上海有色金屬行業協會牽頭,于2007年11月17日在上海召開了部分鋅冶煉企業和商貿企業研討會,就近期鋅價持續走低,企業如何應對,擺脫困境等問題展開討論。19家鋅冶煉企業和8家貿易企業的代表共43人出席。

“中國過剩論”成為導火索
  緣何去年還風風光光的鋅,如今會遭遇如此暴跌呢?“鋅價此輪暴跌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由于前兩年鋅價的上升,導致鋅冶煉能力尤其是鋅精礦能力的增長,國際上出現了‘過剩論’,且日趨嚴重。另外一個就是國際投機資本在倫敦金屬交易市場上導致鋅價‘泡沫論’。兩個原因綜合起來,導致下跌。”云南銅業新星鋅合金有限公司區域銷售經理楊運發這樣分析。
  “主要還是由于基金抓住中國過剩論大做文章,做空鋅市,導致了此輪下跌。”陜西龍宇有限公司張衡表示,中國鋅確實存在著過剩,但在這個資金流通過剩的時代,很多商品都過剩,鋅此輪遭遇如此暴跌,主要還是與基金的打壓離不開關系。
  去年還曾面臨短缺的鋅精礦在短短一年之內供應情況就大有改善,基本面發生了變化。由于近年來礦價居高不下,礦山利潤很高,礦業投資持續高速增長,礦山產能也處于增長趨勢。估計2006年我國鉛鋅礦山建設投資超過50億元,比2005年增長40%以上。估計2005~2006年中國累計新增的礦山產能超過50萬噸。在大張旗鼓的擴張之下,鋅精礦短缺情況得到明顯改善。
   “從前是求礦廠給一些貨,有錢還不一定買得到貨,現在是礦廠拉著貨求冶煉廠拿貨,有時甚至是先送貨再給錢。”一冶煉廠人士的這番話表明了現在國內鋅精礦的過剩。
  今年以來,由于鋅精礦短缺情況的改變,冶煉廠的加工費越來越高,已達到360美元的歷史高位。獲得豐厚利潤的冶煉廠紛紛進行擴建,而業外人士看到冶煉廠的豐厚利潤,也躍躍欲試,投資新建鋅冶煉廠。國家發改委提供的數據顯示,2006年在建鉛鋅冶煉投資項目169個,僅2006年新開工項目就有74個。投資的增長也迅速在產量上體現了出來。據統計,9月份國內精煉鋅產量繼續快速增長,1-9月累計產量達269萬噸,較去年同期增加43萬噸,增幅為19%,同時1-9月進口精礦78萬噸,比上年同期增長超過近50萬噸,迅速擴張的產能使國內的基本面發生了改變。
  “國內一些企業為了爭取更多的市場份額,爭做國內第一,不僅拼命擴產,還紛紛口出豪言,這個說要做到50萬噸,那個號稱要建成100萬噸。這顯然更刺激基金拿‘中國過剩論’說事了。”一冶煉廠代表說。

暴跌令冶煉企業措手不及
  “這輪暴跌,對我們來說可謂是‘辛辛苦苦幾十年,一下回到解放前’。” 河池市南方有色冶煉有限責任公司營銷部副部長黃世柱的話形象的表明了冶煉廠現在所處的境況。
  “這波行情是始料未及的,原想跌是肯定的,但沒有想到跌得這么快,讓很多企業措手不及,在這么短的時間內要規避這個風險是不可能的。”上海金火炬金屬有限責任公司經理賓富文說到。
  “我了解下來,大多數企業在這輪下跌中都是虧損的,只有那些庫存較少,做了不少套保的企業在這輪大跌中才沒有受到什么影響。”張衡說到。
  前期高價位鋅礦庫存過多顯然是導致冶煉企業虧損的一個原因。陜西鋅業公司商洛煉鋅廠經營副廠長侯劍介紹說,由于上半年冶煉廠都賺了不少錢,手中資金充裕,因此,在傳統旺季——第四季度到來之前,都備了一些庫存。現在鋅礦、鋅價如此暴跌,冶煉廠手中的鋅礦資產迅速貶值,不僅把加工費這一塊利潤空間全部擠掉,而且還面臨虧損。
  赤峰中色庫博紅燁鋅業有限公司銷售副處長倫志行指出,冶煉企業的生產有一個周期,大概在10-15天左右,肯定是要備一部分庫存的。時值冬季,由于冬季運輸、卸貨不方便等問題,北方的冶煉廠大多備了近一個月的庫存,恰逢此輪暴跌,損失慘重。他表示,一般中等規模的企業庫存在1萬噸左右,而大企業庫存可能有2萬噸,鋅價暴跌6000元,則意味著其要虧損1億多,大大超過冶煉廠的利潤,短短幾天虧損這么多,企業肯定吃不消。
  沒做套保或套保過少則是冶煉企業虧損的另一大原因。盡管鋅期貨已于3月26日在上海期貨所上市,但到目前為止,仍然存在著盤子過小,投機過度,普及率不高的問題。不少國內企業仍然沒有轉變意識,沒做套保。也有不少企業基于上半年的良好勢頭,繼續看好下半年,套保過少,導致鋅價下跌時,冶煉企業準備不足。而現在正值企業年終結算之際,因此,出于對市場價格的擔憂,不少企業低價拋售手中的產品,更促使價格如洪水潰堤急速下滑。

產能過剩 行業面臨整合
  對于未來鋅價的走勢,與會企業普遍不看好,認為跌是大勢所趨。這也意味著鋅冶煉企業未來發展形勢并不樂觀。
  “表面上看,現在冶煉廠還有8000元的加工費,如果價格下跌到15000元的時候,加工費還能有多少,冶煉企業的日子肯定不會好過。”張衡提醒冶煉企業要居安思危,未雨綢繆。
  “盡管現在鋅精礦價格下跌很猛,但資源類的產品由于其不可再生性,肯定是越用越少的,隨著國內產能的不斷擴大,又將會面臨鋅精礦短缺,其價格肯定會反彈。市場傳言0#鋅明年將取消5%的出口退稅,反之以征收5-10%的出口稅,以抑制鋅產能的不斷增長,今年大量增加的鋅產量將被受制于國內市場,屆時冶煉企業將受到上下游兩頭的擠壓,日子將更加難過。”深圳市中金嶺南有色金屬股份有限公司韶關冶煉廠譚應典不無擔心地說到。
  那么,冶煉企業如何才能在將要到來的困境中生存呢?
   “鋅價在36000元的時候,鋅精礦價格在28000元,我們的加工費只有五六千元。現在盡管鋅價只有20000元,但由于鋅精礦價格回落更快,我們的加工費反而有八千元以上,為什么現在冶煉廠的日子還難過,說明企業自身在經營管理等方面還存在著問題。企業必須要做好內功,降低成本、提高回收率和產品質量。”陜西東嶺集團處長李軍旗指出了冶煉企業自身存在的問題。
  “對冶煉企業來說,什么是立足之本,其實就是控制成本,冶煉企業賺的就是加工費。”河南開利鋅業有限公司總經理任勁輝指出了冶煉企業的生存之本。他說,如果按照這個思路去操作,做套保,冶煉廠也不會在這輪暴跌中受傷這么重,這個問題值得冶煉廠好好反省。
  期貨本是生產經營企業的規避風險的工具,但目前國內無論是在思想意識、期貨知識還是規范操作方面都十分欠缺。不少生產企業都沒有進行套保。此輪大跌也使他們意識到套保對于企業合理規避風險的重要性。“這次回去后,我們要更多地了解期貨,開始利用套保來規避風險。”一冶煉企業告訴記者。
  “我們的作價機制也存在著問題,冶煉廠和國內礦山的定價都是根據交貨當天價或合同簽訂當天價來確定,而生產有一定的周期,產品賣出時價格已經發生了變化,風險很大。而我們從國外進口的礦都按一個月或兩個月的平均價來結算,這樣價格會相對合理,能規避不少風險。”任勁輝指出。他還提議,冶煉企業與國內礦山談判時把礦的作價期推后。他介紹說,一些國外礦山和冶煉廠并不在期貨上保值,而是進行“自然保值”,即買礦和賣產品的定價期是一致的。如8月份買礦11月份賣出產品,礦價就按11月份的價格,只賺加工費,就能避免風險。
  “市場在變,企業卻沒有隨之改變,沒有順勢而為,沒有適應市場的變化。這是企業此輪鋅價暴跌中受損的原因。”上海海亮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高級顧問陳仲斌說到,“但更深層次的原因是整個行業的產能過剩。”
  “鋅產能必須降下來,減產才能增效。否則鋅可能成為第二個電解鋁。”陳仲斌不無擔憂的說到,上半年冶煉企業賺了個盆滿缽滿,但受利益的驅動,盈利的資金紛紛投資擴產。但投資決策時冶煉企業有沒有做過調研,了解消費企業的需求是多少呢?為什么不能把錢先投入基礎改造,增強企業的綜合回收利用能力呢?煉鋅的鋅渣中含有不少稀貴金屬,如果能加以綜合利用,不僅可以增加企業的經濟效益,同時也可以避免由于其長期堆積對土地、環境等造成很大的污染。這無論是對于企業還是對于社會都是有極大的好處。一味的擴大產能,不僅造成了重復建設,浪費了資源,而且迅速使行業發展環境惡化。他表示,只有寡頭壟斷的行業才會有利潤,才能抵御大的沖擊,行業應該進行整合。
  其實政府有關部門已經意識到了鋅投資過熱的問題,今年3月份發布的《鉛鋅行業準入條件》規定,新建鋅冶煉項目,單系列鋅冶煉規模必須達到10萬噸/年以上;新建鉛鋅冶煉項目企業自有礦山原料比例至少在30%以上。其用意就在于淘汰落后生產工藝,保持鉛鋅供需基本平衡,按照規劃有序發展,限制鉛鋅冶煉能力盲目增長。然而,我們的產能仍在增長,9月份我國鋅產量為32.5萬噸,同比增加13.9%。為了加快鉛鋅冶煉行業產業升級步伐,國家發改委日前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做好鉛鋅冶煉行業淘汰落后和準入公告管理工作,并將對符合鉛鋅冶煉行業準入條件的企業進行公告。可見,國家對規范、整頓鋅行業的決心。
  中國的鉛鋅行業一直存在著行業集中度低,企業競爭力不強的問題。同類企業中最大的株冶火炬年產量也不超過35萬噸。2005年,我國前10位鋅企業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比例僅為49%。過低的集中度使鋅行業在遭遇困境時,很難抱成團抵御風險。
  或許我們可以從韓國高麗亞鉛公司的發展模式中得到啟發。該公司年產鋅四五十萬噸,員工只有四五百人,人均產量1000多噸,而我們的人均產量只有100多噸。2006年高麗亞鉛凈利潤4.56億美元,折合人民幣35.36億元,比2005年增長500%。而中國企業的利潤,中金嶺南為11.34億元、云南馳宏為10.36億元,四川宏達為6.37億元、湖南株冶為5.26億元,遼寧葫蘆島為2.4億元、河南豫光為1.41億元、湖南水口山為0.5億元,7家骨干企業的總利潤為37.64億元,僅與韓國高麗亞鉛相當。國際企業勞動生產率之高、利潤之高,值得國內企業思考。
  “我們已經做好鋅企業大洗牌的準備,我們相信能夠在這場大洗牌中脫穎而出。迎接這種洗牌的過程是提前還是延后,抑或不到來,取決于我們企業自身。”漢中八一鋅業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張曉華的話帶有一絲悲壯之情。
  國家政策的收緊、經營環境的變化,都意味著新一輪行業整合即將開始,小企業將面臨淘汰的局面。企業只有練好內功,提高效益,掌握立足之本,才有可能在慘烈的行業大洗牌中脫穎而出。
  經過討論,參會的企業形成了以下幾點認識:一是鋅產量規模擴大,有超過消費增長之勢,鋅價的回調是理性回歸;二是市場價格波動屬正常,但應相對穩定,價格的暴漲暴跌不利于行業健康、有序的發展;三是上海有色金屬網的報價還是比較貼近市場的,由于期貨過分投機因素,現貨不應完全跟期貨走。目前的形勢需要引起社會的關注,冶煉企業也有義務救市,并建議政府做出必要的干預;四是鋅冶煉企業應充分利用目前礦源較豐富的時機,變采購原料作價期當月均價(M+0)為到貨下月均價(M+1),以規避市場波動的風險。五是及時地、經常地與政府部門、行業協會、媒體及上、中、下游企業開展溝通交流,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六是鋅冶煉企業應該苦練內功,加強經營管理,降本增效,提高回收率,開發和利用新技術、新裝備,以抵御市場價格變化的沖擊,使鋅冶煉企業繼續作大作強。

發表時間:2007-11-21
免責聲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專家自行提供,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未經中國化工網證實,僅供您參考,請謹慎采用,風險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