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信息
- 桉樹葉提取物: 【來源】為桃金娘科植物藍桉的葉。全年可采,折取老葉,陰干或鮮用。 【原形態】藍桉,又名:灰楊柳、玉樹、小球核桃、藍油木、楊草果桃、灰葉桉。 常綠喬木,高達7米。樹皮成薄片狀剝落,幼枝呈方形。葉藍綠色,正常葉互生,披針形,鐮狀,長12~30厘米,有腺點,側脈末端于葉緣處連合;異常葉無柄或具短柄,對生,卵形。花白色,徑約4厘米,單生或2~3朵聚生;萼管和萼片與花瓣合生的帽狀體稍扁平,堅硬而有小瘤狀突起,外被藍白色蠟粉,中央呈圓錐狀凸出,短于萼管,早落;雄蕊多數,數列,花絲白色。蒴果杯狀,徑1.8~2.5厘米,果緣厚,有4棱及不明顯的瘤體或溝紋,果瓣4,與果緣平齊。果期夏季及冬季。 【栽培】我國南部及西南各地有栽培。 【性狀】干燥桉葉呈鐮刀狀披針形,長12~30厘米,寬2~7厘米,革質而厚,先端尖,基部不對稱,全緣,上面黃綠色,光滑無毛。對日光透視,見有無數透明小腺點、并多數紅棕色木栓斑點。羽狀網脈;葉柄長1~3厘米,扁平而扭轉。微有香氣,味有清涼感而稍苦。產四川、云南、廣東、廣西等地。 【化學成分】葉含揮發油0.92~2.89%,其主要成分是1,8-桉葉素、蒎烯、香橙烯、枯醛、松香芹醇和1-乙酰-4-異丙叉環戊烯等。又含蕓香甙、槲皮甙、槲皮素、L(+)-高絲氨酸,還分出桉樹素。 花亦含揮發油,其成分與葉中的相似。樹皮含鞣質。從該植物得到的焦油中,含愈創木酚。 【藥理作用】用柱層析法從藍桉中分離出一種物質,對革蘭氏陽性細菌有抑制作用,在試管內對破傷風桿菌及白喉桿菌毒素有解毒效力。家兔皮下注射此物質0.2毫克/公斤后,兩周內未見毒性反應。桉葉的水提取液能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及副傷寒桿菌的氧消耗及其琥珀酸脫氫酶活性,此抑制作用與革蘭氏反應無關,但與藥液濃度成正比。藍桉中提出的桉葉油在6%以上的濃度,試管內能抗結核桿菌,用于10余例肺結核患者(吸入或氣管滴入)亦有一定療效。藍桉葉浸劑和桉葉油可作為吸入劑用于呼吸系疾患,特別是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氣管患者內服后有祛痰作用,哮喘時既可內服又可吸入。桉葉油及藍桉葉浸劑尚可用于某些皮膚病,并作為創面、潰瘍、瘺管的沖洗劑。桉葉油內服后有驅鉤蟲作用,其鞣酸有輕度收斂性質,其揮發油有驅風作用,揮發油從消化道吸收,部分由呼吸道排泄。此外,桉葉油尚可用作除臭劑及神經痛患者的鎮痛藥,有人認為藍桉葉具有局部麻醉作用。 【性味】苦辛,涼。 【功能主治】治感冒,流感,痢疾,腸炎,關節痛,膀胱炎,燙傷,疥癬,丹毒,神經性皮炎,濕疹,癰瘡腫毒。 桉樹葉提取物規格:10:1
- 產品規格:10:1
免責聲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發布企業負責,化工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我們原則上建議您選擇化工網高級會員或VIP會員。